备案号:沪ICP备2021027183号
提起日本的国民美食,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寿司、拉面、咖喱饭等经典日料,这些经典美食背后,都蕴含着独特的饮食文化说起日本的饮食文化,首当其冲的就是日本料理的“精致感”,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我们都知道日式料理所选用的食材往往比较简单,讲求简洁纯粹,甚至有学者在研究日本全民长寿的秘诀时就归因到这一点上。但是一桌由简单的食材组成的日式美味却往往画面感十足,给人以突出的精致感。
首先不得不说的就是那些光彩夺目、精致典雅的餐具了。
日本对食物在餐桌上的盛放十分考究,虽然日料的分量不大,但是在各种料理的器皿选择上毫不含糊,几乎每种料理都有自己的“专属宝座”。
比如餐桌上的碗,可以分为汤碗、茶碗、米饭碗等;而盘子则可以分为深盘、浅盘、方盘、圆盘、异形盘等;甚至钵又可以分为小钵、大钵等...总之每种器皿都一定有它出现的意义。
这些五花八门的餐具在日语中被称为“和食器”。它们的风格或简约朴素,或复古精致,这些极具风格的审美都与匠人精神息息相关。
其次,这份餐桌上的精致感还来自于日料对食材的严苛选择。
日本在饮食上一直有着“食之精细”的原则,比如在日本超市里购物的时候,食物一般都分为两种保质期,分别是“保质期”和“赏味期”。
根据日本超市严格的管理规定,只要是过了“最佳赏味期限”的食物就会被扔掉。
所以日料的制作也秉承着“少而精致”的原则,原本日本市场对上架的食材就有着极其严格的筛选标准,那些新鲜度或者口感略差一些的产品根本没机会上架就被当成残次品扔掉了,只剩精挑细选的一部分有资格进入市场。
这样经过精心筛选的食材,加之只选择食材最适合的那一部分入菜,食物对于日本人而言,作用已经不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视觉享受,日料的“精致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日本的饮食除了“精致”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日料的“便捷性”。
相信很多小伙伴对日本丰富的方便食品有所了解,日本超市的货架上不仅有我们熟悉的速食,还有很多半成品食材供人们选择。
比如超市会推出组合型蔬菜杂烩,只需简单翻炒一下,或者直接拌成沙拉就可以食用。而一个人想吃火锅的话,还有搭配好的单人火锅食材,蔬菜和肉类都准备好了,回家后直接下锅煮就好。
日料的便捷性还体现在餐馆中的套餐文化中。
日本餐馆到处都是现成套餐,这些套餐秉承着均衡营养的原则进行搭配,顾客不用再费心选择。
此外日本的便当更是将日料的便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有很悠久的便当文化历史,日本人从上学时就会自己带便当,上班后相当一部分上班族还是会选择带便当解决正餐。
传统的日式便当种类非常多,而制作便当这个重任大多数都是由妻子完成的,这些便当的颜值都非常高,于是我们常常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心灵手巧的主妇创作出各种创意便当,甚至成为了网红。
在日本的便当家族中,有一类便当是十分独特的存在,那就是“车站便当”,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在车上食用的便当。
日本虽然对公共场合有着很多规矩与礼节,比如不能在车厢里接电话,更不能大声喧哗等,但是日本人坐新干线时经常会吃车站便当。
不同的车站便当也不同,会根据当地特色变化,而这种便当之所以能获得在车上食用的“特权”,就是因为它不会在车厢散发味道,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食物便捷性的需求。
除了日料的“精致感”与“便捷性”,还有其它的特质也同样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流传了下来。
比如日本餐馆中的“一人就餐”文化,这是由于日本社会的高独身率问题,所以很多餐馆会提供一人就餐环境。这种就餐环境不仅为独身人士考虑全面,现在看还是社恐福音…...
另外日本饮食中还特别注重“季节性”,比如在每年的樱花季,商家们会推出特色赏樱便当、樱花果子、樱饼、花见团子等樱花的周边…这些都是日本特定季节饮食文化的缩影。
这些看得见的美食无一不是日本文化的体现,日本人对吃的讲究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美食投射到了餐桌上。希望小伙伴们能有机会去切身体会一下这些日料背后的秘密~